以前去德國HAM運費,一個小貨柜是在850美金,現在是1700-1800美金,漲了一倍多。這還不算漲的多的,像去越南一個小柜從200多美金漲到700多美金,價格翻了三番...
最近一位做外貿的朋友跟小編哭訴道。
近期,市場上關于多國港口擁堵癱瘓,運費狂飆,進口商或棄貨等消息也鋪天蓋地地襲來,不少外貿老板表示:行情遇冷,運費卻暴熱,冰火兩重天下,生意太難做了!
外貿老板的難也引起了央視財經的關注,在CCTV 2《正點財經》欄目里對國際航空貨運也做了相關報道:
進入十月份,航空貨運又迎來了傳統旺季,不僅貨量大增,出現爆倉、排隊現象,部分航線的空運價格也上漲甚至翻倍。
現在正值空運傳統旺季,入庫量很大。在靠近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一個物流倉儲區域的卸貨區中堵車、排隊的現象非常嚴重,園區外的馬路上還有不少貨車排隊等候入園。

近期不僅貨量增長明顯,主要航線的貨運價格也漲了不少。

上海騰隆國際貨運航線經理的江之浩:
比如東南亞航線,從9月初的10元/公斤左右,現在已經漲到18元-20元/公斤。歐洲的航線也進入傳統旺季,從30元/公斤漲到50元/公斤,有些極端的到了60元/公斤。
一位做外貿的業務員表示:“最近運費上漲很多,我們之前接的訂單已經有些收了定金,月底就要裝柜了,原本就是低價接的,運費這么一漲,把我們的利潤差不多都要抹平了!”
心累的不止是運費上漲,還有...
最近的運費上漲以及集裝箱緊缺是紡織外貿人感到心累的事,但還有最心累的事——缺單。
“最近市場很淡,10月份訂單下了一波之后,我們最近都沒有新單下來。”一位做針織面料的紡織老板孟總表示。
進入11月,隨著海外疫情二次爆發,多個國家再次傳出封國、關閉圣誕市場等消息,對于紡織市場這個出口比例較高的行業而言,影響比較大。在經過10月圣誕季集中補貨之后,外貿訂單出現了明顯的縮量。
“現在很多老外對圣誕季消費的預期不高,因此他們再次備貨、補貨的力度不大,我們廠里的訂單做到12月中旬就結束了,又要進入一個比較難熬的時候。”另一位做了十多年紡織外貿的錢總說道。
另一位主營尼絲紡、再生面料的紡織老板章總表示:“最近廠里只開了三分之一的織機,我們給國外一個快時尚品牌供貨,但是今年它們訂單萎縮明顯,我們最近也沒有訂單需要出柜,所以沒有運費上漲這些煩惱。可是今年接單的利潤真的是薄。”
除了因為疫情導致終端需求減少之外,人民幣過快升值也影響了市場的訂單下達。據悉,廣東地區一家主營做桌布等家紡用品的企業負責人表示,人民幣匯率對企業的影響比較大,主營是價格上漲,訂單減少,企業獲得的利潤也減少。由于人民幣一下子升值,中小企業只能自己消化這些匯率差。

“現在最慘的是美元跌了,把我們的利潤壓沒了。”一位外貿老板王總表示。
如今人民幣已經進入6.5時代,與5月底人民幣對美元匯價7點多相比,升值幅度已經超過8%,而一般外貿訂單利潤在10-15%,運費翻翻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已經差不多抵消了大部分利潤。

此外,按照往年慣例,很多紡織老板會選擇在過年前將貨款結匯,從而來支付貨款、員工獎金等費用,但是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人民幣在中長期出現升值的概率較大。
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中國宏觀策略主管劉潔認為,基于強勁的基本面與風險溢價的降低,預測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2021年中將升值至6.30。
若人民幣進入6.3時代,對于尚未結匯的紡織老板而言,又是一筆不小的損失。用一位紡織老板的話來說:年初匯率7.1,現在6.5,外貿企業辛苦一年,白忙活了,這可比疫情帶我們的影響更大。
2020年的紡織外貿老板,已經經歷了太多:上半年因疫情損失了訂單,下半年因匯率、運費損失了利潤。不過好在明年的外貿市場在疫苗和RCEP的提振下,市場逐漸向好發展,外貿市場終會迎來“曙光”!
(本網尊重各兄弟網站及獨立撰稿人之版權,如發現本網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請聯系我們.同時本網也歡迎對市場具有敏銳判斷和獨立見解的行業人士前來投稿,投稿郵箱info@168tex.com
電話:0512-63082910)